新聞詳情
重陽節(jié)丨九月黃花酒,登高會昔聞發(fā)表時間:2021-10-13 10:18作者:綿陽中學實驗學校 秋意猶濃,寒霜已降。菊花燦燦,蟹肥酒香。佳節(jié),又重陽。 重陽是孤獨的,這孤獨是王維的背影: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重陽又是歡聚的,這歡聚是《紅樓夢》中的秋宴:賞菊、賦詩、品蟹,所有悅目的、賞心的,盡在里頭了。 孤獨也好,歡聚也罷, 都在重陽找到了抒發(fā)的出口。 然最愛的,卻是“白衣送酒”的一份浪漫: 陶淵明流連菊叢,想念美酒, 白衣少年恰在此時攜酒而來, 從此,重陽便圓滿了。 陶公說,“余閑居,愛重九之名。秋菊盈園,而持醪靡由,空服九華,寄懷于言?!?/p> 重陽, 在秋之意味酣濃之時, 在大地美物豐饒之際, 在心思澄明幽遠之間, 自當不負其美名, 不負秋菊之意、美酒之心, 更不負歲月恩寵。 走進重陽, 愿所有美好與你相逢。 昔日桓景登高,是為躲避災禍,心中惶然;今日你我登高,只為大好秋光以待,心中怡然。 倪貽德曾寫到:“重陽節(jié)前后的那幾天,可說是秋天的精神發(fā)揮得最充分的時候?!贝_乎。夏日沸騰的塵埃已經(jīng)落定,目之所及,碧空如洗,澄江如練,草木搖落,層林盡染。不似春光,勝似春光,心胸都跟著廓然起來。 寒意微微,萬里清霜,步步行來步步高。倒不必刻意為著山頂?shù)娘L景,秋日的每一步,都在見證美的誕生。春天的悸動是無知沖動的,夏天的繁盛是集體主義的,秋天卻成全著生命成為它自己。如果你停下來,會發(fā)現(xiàn)沿途遇著的每一棵樹,每一片葉,每一棵草,都有它獨有的色彩與驕傲。倏忽風起,黃葉翻飛,如枯葉蝶蘇醒,舞動一秋驚艷。 至山頂,江天萬里,把酒臨風,“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幾分落拓,幾分瀟灑,在秋色之間飲醉一個重陽。 美食美酒,是秋天的暖;而在重陽,這美味與暖意都更濃郁了些。這時節(jié)的物產是豐饒的:蟹正肥美,酒也醇香,還有精致的重陽糕。不妨約來三五好友,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偷得浮生半日閑,盡享秋日盛宴吧。 重陽有蟹,便如錦上添花。豐子愷曾在《憶兒時》中寫:“到了七夕,七月半,中秋,重陽等節(jié)候上,缸里的蟹就滿了,那時我們都有得吃,而且每人得吃一大只,或一只半?!痹谥仃柤压?jié),胃口是可比平日放肆些的,大可吃個痛快,盡情慰藉舌尖的饞。 左持蟹螯右持酒,不覺今朝又重九。有蟹有酒,才是快意人生。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陽必飲、祛災祈福的“吉祥酒”?;蚴窃谇耙荒暌跃栈ㄗ髁厢勚疲蚴窃诤戎敖霂灼栈ò?。如此這酒便沾染了祝福與詩意,成為重陽節(jié)的韻味悠長。 《西京雜記》有云:“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餌,飲菊花酒,令人長壽。” 這里的蓬餌,便是最初的重陽糕。糕與“高”諧音,“步步高升”,“百事俱高”,“人往高處行”……是故重陽吃糕也為著一個美好寓意。 古人為這小小糕點花費了許多心思:“此日都人店肆,以糖、面蒸糕,上以豬羊肉、鴨子為絲簇飣,插小彩旗,曰重陽糕?!庇腥庖灿兴?,亦可“摻飣果實,如石榴子、栗子黃、銀杏、松子肉之類……” 現(xiàn)在的重陽糕也有許多口味——若有興致,不妨自己動手來做。午后時光,取一小方,伴茶也好,佐酒也好,愉悅的是心情,品味的是時光。 這世間有許多無用之事,如賞花,如品茶,如清供。不為某一目的,只為悅心悅己。重陽佳節(jié),亦是通向無用之美的路徑。 茱萸紅得俏,別一枝在身上,為辟邪吉祥。行走時,衣襟留香,別有一種風流韻致;亦可插在瓶中,紅果綠葉,揮毫潑墨,一室都有了精氣神。 若尋一種花為重陽代言,那定是菊花。陶公一句“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從此菊跳脫了世俗之氣,有了花中隱士的美名。置身菊花叢,你看它們開得那般盡興,有的豪邁熱情,有的富麗明艷,有的小家碧玉,有的清新淡雅……黃的居多,亦有白的、紅的、紫的……繽紛而至,卻不似春花爭妍斗艷,只自顧自舒展著美麗。 賞之興至,則詠之。《紅樓夢》中,寶玉和女兒們曾作十二首菊花詩,然印象最深的卻不是詩,而是女孩兒們作詩時的情態(tài),恰如朵朵舒展盛放的菊花。黛玉拿著烏銀梅花自斟壺,揀了一只海棠凍石蕉葉杯,自斟自飲著合歡花浸的酒。“寶釵俯在窗檻上掐了桂蕊擲向水面,引的游魚浮上來唼喋。探春和李紈、惜春立在垂柳陰中看鷗鷺。迎春又獨在花陰下拿著花針穿茉莉花。……” 良辰美景、賞心樂事,大約便是這般吧:時間有閑,杯中有酒,心中有情。就像一場旖旎的夢。詠之若還不盡興,便采之?!皦m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紛紛的秋游的人兒們,賞著菊、采著菊、簪著菊,似乎都在重陽這天,找回了遺失的天真…… 每個節(jié)日都是生活的儀式感。它像一條船,從時光深處行來,滿載著一代又一代人們的感情,或是祈愿,或是銘記,或是歡慶……至今時,又裝上我們的諸般情愫,繼續(xù)遠行。歲歲重陽,今又重陽。在那些久遠的儀式動作中,如登高、賞菊、插茱萸……我們重新去感知、去觸摸、去釋放、去追尋,去隨著它們走向生命體驗的深處,去賦予它們新的情感內涵,而終歸,要尋得它在當下的意義。今日,我們不再憂慮除禍辟邪,卻仍舊祈盼吉祥,祝福安康,向往生活的一萬種美好。這便是我們所擁抱重陽節(jié)。佳節(jié)喜逢長久日,愿君如意長安康。 招生宣傳處 · 文稿來源|宣傳處 宣傳策劃|曾科竑 責任編輯|潘思穎 圖片來源|網(wǎng) 絡 文字校對|范 彪 圖文審核|康 梟 掃碼關注官方抖音號 抖音號 | 綿陽中學實驗學校 掃碼關注官方訂閱號 微信訂閱號 | 綿中實驗學校 掃碼關注官方微博號 新浪微博| 綿陽中學實驗學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