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詳情
揚優(yōu)棄弊學新教法,吐故納新迎新高考丨綿陽市高2022 級新教材教法研討活動在我校隆重召開!發(fā)表時間:2022-10-28 14:55 縱雄關漫道如鐵, 存青云之志不墜。 善其事,利其器: 教材研新,教法學新 揚優(yōu)棄弊,吐故納新 關山萬里,且作雄行! 2022年秋季,四川省高考綜合改革工作全面啟動,2025年高考實行“3+1+2”模式。為深刻理解和把握新課程標準、落實立德樹人教學目標,探索在課堂教學中提升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有效路徑,全面提升高中各學科教師的專業(yè)素養(yǎng)和教育教學能力。2022年10月27日,綿陽市高 2022 級新教材教法研討活動啟動儀式及數學學科研討活動在我校隆重召開。 此次研討會分為兩個階段: 第一階段:綿陽市高 2022 級新教材教法系列研討活動啟動儀式; 第二階段:高 2022 級新教材教法課例展評及研討活動(數學學科) 樹新理念,迎新高考 研討會啟動儀式由市教科所辜勤學主任主持,參加此次會議的有市教體局古奇副局長、市教科所羅小兵所長、市教體局師培科劉成??崎L、我校黨委書記、校長翟勇及全體黨委、各縣市區(qū)教研室數學學科教研員、數學學科參賽選手、各校高一年級數學學科備課長及教師。 會議伊始,我校翟勇校長在啟動儀式上致歡迎辭。他表示,我校很榮幸能夠承擔這次活動的舉辦和服務工作,并必將珍惜這次極為難得的學習機會?!坝昧ψ鲋荒茏龅胶细瘢眯淖霾拍茏龅絻?yōu)秀。”他希望我校數學教研組的老師們堅持踐行“用力、用心、用智慧”的工作理念,虛心向全市同行專家們學習,在學科教研上永不滿足,驅動生命與使命同行,爭做德藝雙馨的優(yōu)秀教師。 隨后,市教體局古奇副局長作出重要指示,指出本次新教材教法研討活動是適應新高考改革的重要舉措之一。為了能在新的賽道上跑出“綿陽加速度”,他提出了以下三點意見。首先,高度重視新高考改革。夯實綿陽教育根基需教師們準確識辨、主動思辨、積極應變,同時改革重心應放在學校。第二,強化目標達成。“新高考的關鍵在課堂,課堂的關鍵在教師?!苯逃ぷ髡咭钊胙芯啃抡n堂,尋找新方法,實現(xiàn)新突破,牢抓五個“更新”:教學觀念更新、教學方法更新、教學手段更新、教學評價更新、教學依據更新。第三,嚴格培訓要求。教科所應加強主持協(xié)調,協(xié)調解決相關問題,統(tǒng)籌推進活動的各項工作,嚴格規(guī)定培訓的各項要求,豐富培訓內容,凝聚改革共識,營造良好氛圍。而參與教師應充分利用難得的培訓機會,實現(xiàn)教育理念的根本轉變和教學技能的不斷提升。最后,他強調,大家應該積極響應剛剛閉幕的“二十大”所提出的加快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和教育強國的奮斗目標,牢記教育宗旨,堅持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全面貫徹立德樹人的教育方針,不忘改革初心,牢記教育使命,奮勇前行,開創(chuàng)綿陽高考改革新紀元。 緊接著,市教科所羅小兵所長對本次培訓活動作出了具體明確的要求。他強調老師們對新高考,首先要做到三個“理解”。第一,深刻理解高考綜合改革的本質內涵。改革既是挑戰(zhàn)也是機遇,教師不僅要看到表面的如高考志愿填報等變化,更要清楚高考改革的背后是課堂的改革、學生素養(yǎng)的提升、高考命題風向的改變,需要以認真思考、認真研究、認真落實來應對。第二,深刻理解新教材的種種變化。教材的更新?lián)Q代帶來了新的挑戰(zhàn),如何利用好新教材做好教學工作,是一個值得每個人去深入思考的問題。第三,深刻理解課堂教學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教師們要勇于改革創(chuàng)新傳統(tǒng)教學方式,嘗試用新的方式來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努力實現(xiàn)教育現(xiàn)代化。隨后,羅所長還強調了本次培訓的三個要求:謙虛學——對于高考改革和新教材,各位教師都是第一次面對,都站在同一起跑線上,理應謙虛共濟;比較學——同課異構的意義就在于尋找更好的方向,自然不可缺少比較和從比較中的學習;反思學——看課要自省,唯有不斷反思才能不斷進步。同時他表示,希望各位老師都能通過本次培訓有所收獲,在高考改革中將腳跟站得更穩(wěn)。 聚焦課堂,學新教法 上午九點二十五分,三堂課題為“指數函數的概念”的同課異構課拉開帷幕。我校的呂媛老師、綿陽中學的杜娟老師以及南山中學的鄧燕莉老師依次進行了精彩授課。 【我校呂媛老師獻課】 【綿陽中學杜娟老師獻課】 【南山中學鄧燕莉老師獻課】 當天下午,綿陽中學、南山中學和我校的三位數學備課組組長對上午課堂進行了交叉課評。他們給予了授課老師們高度評價,肯定了三位老師通過創(chuàng)設合理情境的方法,達到了“使數學的育人功能落在實處,彰顯數學的人文價值,體現(xiàn)立德樹人的教育內涵”的目的;課堂上,教師采用了問題驅動的形式,將教學目標分解成多個小問題,通過設問,為學生提供了思考的支架,降低了教學的難度、突破了教學的難點;各位教師也十分注重信息技術的運用,實現(xiàn)了信息技術與數學課程的深度融合,提高了教學的實效性,同時對本校呂媛老師緊扣指數函數概念的生成進行設計、展開教學的策略和對教材的立意“變化中的不變性就是性質,變化中的規(guī)律性也是性質”到位得當的把握提出了表揚。 “同課異構”的形式,讓各位老師在對新教材新教法有了一些新的理解的同時,更好的分析了自己于教學方面的優(yōu)勢和不足,加深了對新課改核心的領悟。 分組交流,研新教材 在三位數學備課組組長對上午課堂進行了簡明精辟的點評后,參會教師們隨即分小組對前期新課改實踐教學中梳理出的經驗和問題,展開了熱烈的討論交流,并進行了小組間的交流分享。 熱火朝天的討論后,各小組組長對討論的內容作了分享,紛紛表示要重視新舊教材的變化和區(qū)別,強調對學生數學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注重數學與生活及其他學科的聯(lián)系,要提升學生應用數學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同時注重數學文化的滲透,體現(xiàn)數學學科立德樹人的教育內涵。 最后,教研員李長江對本次活動做出了總結。他提出,在新課改的大趨勢下,各位教師應當更好的把握學情,加強對學生的學習指導,同時在課堂中創(chuàng)設問題情景,立足教學基礎,突出數學本質。為此, 老師們需要整體把握數學課程和課程標準,注意新舊教材的變化和區(qū)別,再根據自身教學情況,創(chuàng)設合適的教學情境,嘗試主題教學,處理好教材例題和練習題,提高數學學科素養(yǎng),爭取為學生們提供更廣闊的發(fā)展空間,開辟更高質量的發(fā)展通道。 本次活動是全市一次創(chuàng)新研討、智慧共享的學術盛宴,對于我校踐行新課改、新高考全新理念具有重大的指導意義。“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毕嘈旁谛抡n改的大趨勢下,老師們將不畏困難,共同努力,在不斷的實踐中打磨教學方法,提升自身素養(yǎng),專注于學生學情,及時解決學生學科問題,助力他們在知識的藍天上自由地翱翔!
|